2014年的楼市,有别于近两年的一路上扬,震荡下行成为今年主题。对于上海房地产市场而言,这一年过得“并不太平”:房价在涨跌中议论纷纷,购房者在观望和出手中摇摆不定,成交量在优惠存抵风中忽上忽下,政策在楼市低迷期扑朔迷离。本文将为读者拨开迷雾,一起看看2014上海楼市大事记。
焦点一:上海土地管理出“新政”
2014年3月开始,特大城市新一轮的土地管理“新政”陆续出台。上海市政府下发文件,打出土地管理一整套“组合拳”,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规划范围目标内,并适度留出发展空间。上海此前设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目标为3226平方公里,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应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安居客分析师总结】明确未来供地总规模,将强化土地稀缺的预期,对地价上涨产生推力。
焦点二:放宽单独二孩迎来“紧凑三房热”
2014年2月25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3月1日起,单独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规定从农村居民扩大到全市户籍人口,夫妻双方中一方为独生子女、且有一方为上海市户籍的夫妻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单独二胎开放后,许多家庭开始为第二个孩子做起了打算,上海楼市也迎来“紧凑三房”的热潮,实用率高、适合两个孩子家庭的小三房房源越发紧俏。
【安居客分析师总结】小三房适合刚需,大三房适合改善,选择适合现阶段的房型,可以大大节省购房成本。
焦点三:930新政出台刺激楼市回暖
2014年9月30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此次央行新政的主要受益对象为改善型需求购房者,而这也成为下半年楼市的重要支撑力。且改善型需求无论对房企还是银行而言,都较刚需有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信心的复苏对促进改善人群入市有显著的推动力。央行发布930房贷新政后,上海楼市房贷环境有所好转,成交情况正趋于明显好转。
【安居客分析师总结】由于房企库存依旧承受较大压力,多数企业经营压力持续显现,后市销售数据随着政策叠加效应的释放将继续改观,但大幅度反弹现象不会出现,“量增价稳”将是未来楼市的主要趋势。
焦点四:上海普宅新标准变更
11月13日,上海市房管局发布通知,放宽普通住房标准,该标准将于2014年11月20日开始执行。普通住宅标准放宽,使得二手房交易税有一定程度的减免,降低了交易成本。以满五年不唯一的90平方米以下二手房交易为例,被裁定为普通住宅后,买卖双方可以省掉房屋售价3%以上的税费。
【安居客分析师总结】普通住房标准的调整,难以改变当前“以价换量”的格局,房价上涨的可能性极小。政策与市场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品牌开发商力拼年底销售业绩的策略也不会改变,开发商会使出浑身解数在马年末尾最大限度扭转上海楼市“不给力”的大势。
焦点五: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出台
12月22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出台。此次公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包括6章35条,对不动产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此条例将于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对于民众关心的登记信息查询问题,条例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而且,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
【安居客分析师总结】不动产登记最大的影响在于数十年来首次“摸清家底”。而这一工作是在为房产税开征、个人不动产信息全国联网打下基础。
纵观2014年,上海楼市有逝去的回忆,也有新诞生的“头条”。由销量下降、库存高企,到930房贷新政成为楼市拐点,2015年房价依然会是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责任编辑:张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二者的具体区别在哪?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软件包括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两大类。独立软件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附件的软件;软件组件则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部件、附件组成的软件。接下来我们就从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的特征入手,对二者间的区别进行梳理。独立软件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一个或多个医疗用途;2)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预期用
0评论2023-10-19545
血常规检验总是存在干扰怎么办?别慌!这个指标可以判断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到标本采集、性能及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外,同时与血液标本自身的干扰因素相关,诸如脂血、黄疸、溶血等因素。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时候只注意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值异常,而忽略了MCHC这个指标。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规则,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时,需要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
0评论2023-03-18558
医疗器械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医疗器械?根据国务院2000年1月4日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0评论2023-02-09465
医疗器械的常见故障与维护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医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器械,因此,科学、合理的应用医疗器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其给予高度重视。1 、我国医疗器械现状及原因分
0评论2023-02-09460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注意的6大问题
随着全国《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贯彻实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被检查的医疗器械企业超过2万家,而其中被责令整改、罚款、停产、注销生产许可的医疗器械企业远超5千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监管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众多弊端和问题。在例行检查、跟
0评论2023-02-0940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自21世纪起,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同时,人们对品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包括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元。那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哪三方面问题?未来向何方发展?截至目前,就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中国
0评论2023-02-09444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出问题谁负责?
在医疗机构向患者出售药物或者医疗器械时,应视为医疗机构扮演了产品销售者的角色。根据《产品质量法》43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像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当然,应当说明的是,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中,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有关责任的承
0评论2023-02-09395
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
0评论2023-02-09357
如何解决医疗器械销售过程中的难题
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想要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并非易事,还需要专业的销售解决方案,百会在医疗器械行业大发展之际找到商机,致力于为销售企业提供应对销售难题的解决方案,百会对医疗器械在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企业可以正视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业绩的提升。医疗器械销售企业面
0评论2023-02-0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