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一线城市房价下跌 机构称年内限购难放松

2014-11-19 07:204470

    “上海调整了普通商品住宅标准,将使得更多房源纳入到这一体系中,进而鼓励各类购房者积极入市。”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向记者表示,市场行情转好,利好一线城市的库存压力释放,也导致房价下跌的压力减少。

    事实上,取消限购、放松信贷等政策逐渐释放后,一线城市改善性需求入市门槛降低,加快了入市节奏,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导致库存微降。不过,严跃进认为,尽管一系列提振楼市成交量的调控政策不断被实施,但一线城市今年年内放松限购的可能性依然很小。

    一线城市房价下跌

    据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11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为293万平方米,成交面积为328万平方米,呈现出供小于求的市场关系;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环比减少0.9%,同比增长36.7%。这意味着近9个月以来一线城市库存首次出现环比下跌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2368元/平方米,比9月份减少了1168元/平方米,环比减少5.0%,同比增长6.9%。

    从各个城市新建住宅销售均价表现来看,“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分别为24282元/平方米、27554元/平方米、14332元/平方米和22816元/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10.1%、-0.3%、-6.7%和-0.4%,同比增幅分别为1.8%、10.2%、8.8%和-4.1%。

    对此,严跃进认为,9月份以来,一线城市高端项目成交状况较好,拉高了住宅销售均价,但10月份则出现了正常的调整,因此有所下降。但从2010年以来的监测数据看,目前一线城市房价仍处于高位震荡状态。

    沪二手房交易环比增三成

    值得一提的是,从一线城市存量商品住宅(二手房)成交面积来看,2014年10月份为30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5.2%,同比减少21.3%,其中,上海的环比增幅最大,为32.3%。

    “随着普通住宅标准的调整,上海房产交易市场中普通商品住宅的比重也大幅提升。”据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二手房市场,上海普通住宅的交易比重从79.3%提高到了88.6%,其中内环内从75%提高到了82.8%,内外环间从78.5%提高到了89.3%,外环外从81.6%提高到了89.9%,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占比提升幅度最大,达到了10.8%。

    对此,上海我爱我家市场部陈叶向记者表示,根据此前上海央行出台的房贷新政以及公积金新政,只有普通住宅才能享受政策优惠,但随着标准的改变,上海市场的房屋交易的成本将有所下降。同时,配合当前房贷新政,由于普通住宅可以享受二套房贷优惠政策,部分需求的入市意愿提升,也提高了购房者对后期楼市的信心,促进了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将稳步回升。

    卖地收入或破3000亿元

    事实上,《证券日报》记者最近接触的多家房企高层均认为,2015年房地产市场会比今年乐观一些,而这源于取消限购、放松信贷、调整政策以便释放改善性需求入市等一系列调整性政策的执行。

    但尽管如此,正如严跃进所示,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年内不会松绑,上述房企高层也均不认为一线城市会取消限购。“目前来看,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不会轻易松绑,但(一线城市)仍是风险相对较低的市场。”某房企高层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相比于库存过高的城市,在一线城市布局还是能实现较快的去库存速度的。

    鉴于此,标杆房企今年4月份开始冷下来的拿地情绪10月底开始转变。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月16日,20大标杆房企拿地花费248.86亿元,为近8个月以来最高,房企抄底拿地动作明显增加。

    而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住宅土地总成交额为2789亿元,提前突破2013年创造的历史纪录,预计全年将首次突破3000亿元。而从楼面价看,截至11月16日,一线城市成交的185宗住宅土地平均楼面价每平方米高达11228元,同比上涨幅度高达48%。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标杆房企之前因为去库存而不拿地,最近部分城市的土地价格开始下调,加上救市政策的叠加,对房企去库存非常有利,其后市拿地积极性可能更高。

    

责任编辑:张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二者的具体区别在哪?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软件包括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两大类。独立软件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附件的软件;软件组件则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部件、附件组成的软件。接下来我们就从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的特征入手,对二者间的区别进行梳理。独立软件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一个或多个医疗用途;2)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预期用

0评论2023-10-19545

血常规检验总是存在干扰怎么办?别慌!这个指标可以判断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到标本采集、性能及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外,同时与血液标本自身的干扰因素相关,诸如脂血、黄疸、溶血等因素。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时候只注意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值异常,而忽略了MCHC这个指标。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规则,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时,需要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

0评论2023-03-18558

医疗器械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医疗器械?根据国务院2000年1月4日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0评论2023-02-09465

医疗器械的常见故障与维护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医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器械,因此,科学、合理的应用医疗器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其给予高度重视。1 、我国医疗器械现状及原因分

0评论2023-02-09460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注意的6大问题
随着全国《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贯彻实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被检查的医疗器械企业超过2万家,而其中被责令整改、罚款、停产、注销生产许可的医疗器械企业远超5千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监管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众多弊端和问题。在例行检查、跟

0评论2023-02-0940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自21世纪起,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同时,人们对品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包括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元。那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哪三方面问题?未来向何方发展?截至目前,就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中国

0评论2023-02-09444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出问题谁负责?
在医疗机构向患者出售药物或者医疗器械时,应视为医疗机构扮演了产品销售者的角色。根据《产品质量法》43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像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当然,应当说明的是,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中,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有关责任的承

0评论2023-02-09395

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

0评论2023-02-09357

如何解决医疗器械销售过程中的难题
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想要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并非易事,还需要专业的销售解决方案,百会在医疗器械行业大发展之际找到商机,致力于为销售企业提供应对销售难题的解决方案,百会对医疗器械在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企业可以正视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业绩的提升。医疗器械销售企业面

0评论2023-02-0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