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染料价格飙涨 浙江龙盛遭下游抵制

2014-09-18 06:415710

    近日,因不满染料价格暴涨,绍兴市印染行业商会牵头发出倡议书,号召绍兴印染企业抵制以龙盛集团为首的化工原料企业产品。

    2013年初以来,染料价格连续18个月上涨。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企业和相关协会都希望各方联合以提高与上游企业的议价能力,但由于企业分散及规模小等问题,目前无法完全达成一致。

    绍兴柯桥区印染工业协会秘书长陈泉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6月,柯桥区工业印染协会就已牵头发起过企业抵制染料涨价的行动,至今未现效果。去年8月,绍兴印染工业协会组织200多家印染企业诉两大染料巨头浙江龙盛(600352,SH)和闰土股份(002440,SZ)垄断,政府部门调查后因无证据而无果,“印染企业生存很困难,今年上半年,柯桥区范围内所有的印染企业取得的利润,还不如龙盛集团一家多,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染料还将进一步涨价”。

    染料价格一路狂飙/

    绍兴是浙江省印染产业集聚之地,《绍兴日报》今年3月的报道显示,当地共有印染企业数百家,印染加工能力占浙江省总量的1/2以上,占全国规模以上印染总量的近30%。

    即便如此,绍兴印染行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仍然有限。“原料企业比较集中,像龙盛、闰土等几家巨头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陈泉生说,“相比之下,印染企业都很分散,没有谁能对抗这些上游大企业。”

    据陈泉生介绍,染料是印染企业主要原料,国内大型染料企业多集中在江浙一带,仅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和杭州吉华3家染化料企业产量就占全国染料市场三分之二以上。过去,柯桥区印染企业使用的染化料约90%的都来自这三家企业。染料价格疯涨,印染企业只能被动地应对。

    据悉,今年春节过后,分散染料价格飙升,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分散染料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染料价格纷纷上涨,部分品种已经在去年基础翻了3倍。根据《天天商报》报道,为了应对染料成本上涨,春节前后,绍兴当地印染企业上调染价,3月1日起,滨海、漓渚、兰亭等地的20多家针织印染企业印染加工费普遍上调了10%~12%。记者了解到,在2012年之前,作为印染原料的染料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停留于每吨15000元到17000元。2013年一年内,国内染料价格上涨幅度超七成。其中,分散染料主流品种均价由年初的1.7万元/吨上涨至年底的3.3万~3.5万元/吨,涨幅达94.12%~105.88%;活性染料均价也由约2万元/吨涨至3.5万元/吨~3.6万元/吨,涨幅为75%~80%。

    印染行业商会牵头抵制/

    “行业产能过剩,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印染企业还能慢慢转型适应,但染化料价格暴涨让原本微乎其微的利润再被压缩。”柯桥区某老牌印染企业老总表示,今年以来,大多数印染企业也上调了染费,但上调幅度仍低于染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上调产生的利润也完全被染料厂收入囊中。

    据绍兴市印染行业商会9月5日发布的倡议书称,为尽快遏制染化料价格的暴涨行为,绍兴市印染行业商会于2014年9月5日,郑重向全行业发起联合倡仪,坚决抵制染化料价格垄断行为。

    陈泉生表示,作为染化料的大市场,整个绍兴印染企业的采购量大概能占到龙盛、闰土等几家企业产量的40%~50%。绍兴印染协会希望能够团结印染企业,应对染料价格的涨势。希望价格合理回归,以利于行业上下游整体长远发展。

    陈泉生透露,去年8月,绍兴印染工业协会组织绍兴200多家印染企业,联合向浙江省价格监督检查分局递交了一份报告,主要针对的是A股两大染料巨头浙江龙盛和闰土股份。经浙江省物价局、经信委等部门联合调查后因未能找到切实证据而不了了之。柯桥发改局相关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当时浙江省物价局约谈过龙盛等几家企业和印染协会,要求合理定价,但没有找到垄断证据。

    原料巨头受益良多

    相较于印染企业的举步维艰,绍兴的两大原料巨头浙江龙盛集团和闰土股份受益于染化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浙江龙盛半年报显示,2014年上半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2亿元,上年同期为5.47亿元,同比增181.60%。据东方财富通统计,浙江龙盛的毛利率已经由去年一季度的26.07%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40.08%,净利率同期也增长了14.27个百分点,由6.35%增长到了20.62%。其中在染料业务方面,浙江龙盛半年报显示,该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了13.89个百分点,达到44.73%;

    多家印染行业企业认为,2012年后,龙盛与闰土两大龙头企业从竞争走向合作,通过专利保护,限制了中小产能的扩张,话语权逐渐扩大,染料行业的寡头格局是染料价格暴涨的主要推手。不过,支撑染料价格上涨的原因不只于此,环保和原材料因素的发酵,使得供需格局向好的染料价格持续上涨。

    对于印染企业反映的情况,9月12日,记者拨打了龙盛集团董秘办电话,对方表示目前集团董秘姚建芳正在出差途中,无法即时回应相关讯息。9月15日,记者前往龙盛集团所在地绍兴上虞市道墟镇,龙盛集团相关人员表示,所有媒体采访联络均由姚总负责,目前其人仍在外出差。其后,记者再次致电姚建芳,对方表示不接受电话采访,公开回复仍要等自己行程结束以后。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不断加强,尤其是对高污染行业整治力度的加大,导致企业减产、限产的情况将不断出现,今年染料价格维持上涨可能性较大。

责任编辑:张娣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二者的具体区别在哪?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软件包括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两大类。独立软件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附件的软件;软件组件则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部件、附件组成的软件。接下来我们就从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的特征入手,对二者间的区别进行梳理。独立软件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一个或多个医疗用途;2)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预期用

0评论2023-10-19545

血常规检验总是存在干扰怎么办?别慌!这个指标可以判断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到标本采集、性能及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外,同时与血液标本自身的干扰因素相关,诸如脂血、黄疸、溶血等因素。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时候只注意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值异常,而忽略了MCHC这个指标。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规则,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时,需要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

0评论2023-03-18558

医疗器械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医疗器械?根据国务院2000年1月4日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0评论2023-02-09465

医疗器械的常见故障与维护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医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器械,因此,科学、合理的应用医疗器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其给予高度重视。1 、我国医疗器械现状及原因分

0评论2023-02-09460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注意的6大问题
随着全国《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贯彻实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被检查的医疗器械企业超过2万家,而其中被责令整改、罚款、停产、注销生产许可的医疗器械企业远超5千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监管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众多弊端和问题。在例行检查、跟

0评论2023-02-0940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自21世纪起,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同时,人们对品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包括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元。那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哪三方面问题?未来向何方发展?截至目前,就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中国

0评论2023-02-09444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出问题谁负责?
在医疗机构向患者出售药物或者医疗器械时,应视为医疗机构扮演了产品销售者的角色。根据《产品质量法》43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像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当然,应当说明的是,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中,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有关责任的承

0评论2023-02-09395

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

0评论2023-02-09357

如何解决医疗器械销售过程中的难题
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想要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并非易事,还需要专业的销售解决方案,百会在医疗器械行业大发展之际找到商机,致力于为销售企业提供应对销售难题的解决方案,百会对医疗器械在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企业可以正视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业绩的提升。医疗器械销售企业面

0评论2023-02-0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