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融资平台政企合一暗藏风险 形同官员开的皮包公司

2014-09-02 06:512610

    在国务院将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作为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背景之下,《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融资平台公司形同于基层主政官员开的“皮包公司”,专职人员只有两三个人,融资平台公司与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而在地方政府庇护下,一些缓释风险的规范融资措施被当成“耳旁风”,采用回购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地方政府继续违规向融资平台公司注资或提供担保、土地储备中心违规与融资平台公司一体化运作等行为屡禁不止,融资平台经营风险和债务风险也越积越多。在这背后,融资平台公司一方面承担政府投融资职能,一方面又被当作市场主体与金融机构对接,畸形的运营模式使其游离于监管之外。

    融资平台买好车供地方官员享用

    一位县级干部的抽屉里曾一度放着多个平台公司的各种印鉴,外出融资像“讨米”,一个皮包就能全装走。哪个公司适合融资,就用哪家公司的手续。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各地融资平台公司经营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融资平台公司类似工作专班,员工从上至下都是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在湖南,近期整顿之前很多区县市的融资平台,掌门人是一群基层主政官员,公司则形同“皮包公司”。记者在一个县级市与当地分管领导、财税干部、四大平台公司负责人座谈,一个小小会议室就能把人凑齐。这些公司董事长往往由各地常务副市长、副县长等兼任。公司几个关键人物,都是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

    一位县级干部说,他的抽屉里曾一度放着多个平台公司的各种印鉴,外出融资像“讨米”,一个皮包就能全装走。哪个公司适合融资,就用哪家公司的手续。相关的公司,有的专职人员就那么两三个人。这些公司的掌门人,虽然都做着几千万、几亿元的买卖,但没有激励和考核机制,一些公司员工只是政府投融资的办事人员,拿的还是科级、处级每月数千元不等的工资。

    在湖北的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与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家城投公司负责人说:“公司与市土地储备中心一体化运营,36个人都是事业编制,编制就挂在土地储备中心下面。”在另外一个地市,城投公司员工同样也都是事业编制,因为城投公司还有一个身份,即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公室。

    融资平台公司政企不分的运营模式让一些党政领导找到了不遵守廉政规定的借口。湖南一个县近期调查发现,全县公务车辆编制核定为387辆,实际在用公务车数量却多于此数,存在的问题是超标准配备、超编制配备,以企业、私人及协会等名义购置,以各种名义长期借用、调用车辆。清理整顿中,该县县委书记带头交出一辆排量3.5L的丰田汉兰达越野车,此车购买于2011年12月,产权登记单位为县城投公司,而使用单位为县委办。

    该县相关负责官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自查自纠中发现的情况,融资平台买好车供地方主要领导干部享用,在其周边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普遍性,是一个潜规则。

    公司董事不知融资投向

    “比如近期平台有个基建项目做一项前置审批,审批报告竟然马虎到搞错了地名,原来所谓审批就是在现成的模板上换个地名,这次露馅是替换时把关键字输错了!”

    一方面承担政府投融资职能,一方面又被当作市场主体与金融机构对接,畸形的运营模式使融资平台公司游离于监管之外,既不遵守市场基本规律,完全听命于行政指令;又缺乏外部监管,风险控制的一些措施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

    从前置审批监督看,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职能部门对于融资平台公司现在是收费的多,服务的少,负责的没有。湖南一个地级市融资平台公司负责人说,政府的监管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收费名目繁多,收费太高。”每个项目的立项从可研报告编制、评审到环评、交通评审、能源、水土农林,无处不收费,整个算下来评审费用占到项目总成本的2%左右,有些审批收钱之后就走个过场。

    他说“比如近期平台有个基建项目做一项前置审批,审批报告竟然马虎到搞错了地名,原来所谓审批就是在现成的模板上换个地名,这次露馅是替换时把关键字输错了!”

    事前监督流于形式,事中、事后监督也落实不了。不少担任融资平台公司董事的国资委[微博]、发改局基层干部抱怨,融资平台公司既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又是市场中的法人主体,双重角色不伦不类,作为董事一年下来难得开一次董事会,别说监管,连公司经营状况、融资投向都不清楚。

    中部省份一地市国资局副主任说,融资平台公司与一般的国有企业有差异,说不清是一个什么概念。既是企业,又是一个正县级单位,与国资局平级,双方都有分管市长,怎么监管?而且融资平台公司都是直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核心工作在转,很多决策国资委[微博]没有发言权。

    一名基层发改局干部说,国家发改委将预审权限下放给省级发改部门后,地方发改部门承担起企业债券风险防控、存续期监管工作,这种监管实施起来很难,就像同级纪委监管不了同级党委。城投的大项目往往都是地方主要领导的指令,发改部门只能配合,明明知道项目实际投向与申报书不符,也不可能去拆穿。

    从融资平台公司内部看,员工纷纷留有后路,无人对公司负责。湖南一个县融资平台公司面临清理,大多数“高管”选择辞职,回去继续做自己的公务员,因为他们认为平台公司没前途、不靠谱。湖南一些干部认为,这种县级平台树倒猢狲散的局面,可能在一些政府性投融资项目上形成管理盲区,有的融资平台公司负责人在写了辞职报告后连电话都不想再接。

    风险累积令行不止

    

    在地方政府庇护下,一些缓释风险的规范融资措施被当成“耳旁风”,一些平台公司不仅不清理、制止,还在继续违规操作,饮鸩止渴。

    缺乏外部监督,公司管理层又没有动力为企业长远考虑,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不断累积。同时,与地方政府深度捆绑在一起的融资平台公司,对国家相关部委的一些缓释风险的措施也打折执行,继续采取违规办法和手段融资,放大杠杆。

    记者了解到,一些融资平台公司只考虑眼前投资需求,不计成本发债。去年底、今年初市场利率达到历史性高点时,还是有城投公司在这个时点发债,债王频出。还有基层发改部门干部担忧,有的地区的融资平台公司可能风险已经很大,但融资平台公司没有进行预警,任由风险发展直至爆发。如2011年4月,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其债权银行发函称: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该公司在建行、国开行、工行等十几家银行贷款余额近千亿元,大大超过了其偿债能力。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地方政府庇护下,一些缓释风险的规范融资措施被当成“耳旁风”,一些平台公司不仅不清理、制止,还在继续违规操作,饮鸩止渴。

上一页12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二者的具体区别在哪?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软件包括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两大类。独立软件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附件的软件;软件组件则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部件、附件组成的软件。接下来我们就从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的特征入手,对二者间的区别进行梳理。独立软件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一个或多个医疗用途;2)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预期用

0评论2023-10-19545

血常规检验总是存在干扰怎么办?别慌!这个指标可以判断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到标本采集、性能及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外,同时与血液标本自身的干扰因素相关,诸如脂血、黄疸、溶血等因素。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时候只注意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值异常,而忽略了MCHC这个指标。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规则,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时,需要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

0评论2023-03-18558

医疗器械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医疗器械?根据国务院2000年1月4日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0评论2023-02-09465

医疗器械的常见故障与维护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医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器械,因此,科学、合理的应用医疗器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其给予高度重视。1 、我国医疗器械现状及原因分

0评论2023-02-09460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注意的6大问题
随着全国《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贯彻实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被检查的医疗器械企业超过2万家,而其中被责令整改、罚款、停产、注销生产许可的医疗器械企业远超5千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监管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众多弊端和问题。在例行检查、跟

0评论2023-02-0940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自21世纪起,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同时,人们对品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包括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元。那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哪三方面问题?未来向何方发展?截至目前,就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中国

0评论2023-02-09444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出问题谁负责?
在医疗机构向患者出售药物或者医疗器械时,应视为医疗机构扮演了产品销售者的角色。根据《产品质量法》43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像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当然,应当说明的是,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中,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有关责任的承

0评论2023-02-09395

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

0评论2023-02-09357

如何解决医疗器械销售过程中的难题
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想要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并非易事,还需要专业的销售解决方案,百会在医疗器械行业大发展之际找到商机,致力于为销售企业提供应对销售难题的解决方案,百会对医疗器械在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企业可以正视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业绩的提升。医疗器械销售企业面

0评论2023-02-0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