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降薪潮冲击五大行 高管年薪难逃“腰斩”

2014-08-28 05:235690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击。

    “你降了吗?”某国有大行中层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是银行同业高管间私下最为关注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降薪传言带来的紧张情绪已经在行内高管和中层间迅速蔓延。

    “金融业央企高管降薪最先受到波及的可能就是五大行了,现在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私下讨论。”该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尽管目前他们还没有收到任何文件通知,不过同为五大行的另外一家已经传出了降薪方案。

    五大行领“降”?

    前日,在农行的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行长张云就公开表示,目前中央确实在对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央企降薪一事进行研究,“农行会坚决拥护、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决定”。

    昨日有消息传出,建行总行或将推行减薪方案,行领导减半,部门老总减三成,处长减两成,员工减一成。不过,昨日本报记者并未联系到建行确认此事。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制度、调整结构、加强监管、调节水平、规范待遇”五方面内容。

    有媒体称,该方案一个主要建议是,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年薪不能超过60万元。

    本报统计发现,2013年上市金融企业高管人均薪酬为122.51万元(已剔除未在上市公司内领取报酬的高管),这一人均薪酬水平继续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

    而具体看银行业,2013年,16家上市银行高管年度薪酬总计4.8亿元。其中,2013年五大行总体年度薪酬8798万元,五大行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为1989.45万元。

    根据银监会相关规定,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绩效薪酬不得超过其基本薪酬的3倍,且高管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期限不少于3年。“所以银行年报中的银行高管薪酬,并非真实的薪酬水平,是打了折扣的。”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仅按照年报中的高管薪酬数据,如果削减后年薪不能超过60万元的规定属实,五大行高管的年薪基本都难逃“腰斩”的命运。

    以农行为例,根据农行2013年年报,董事长蒋超良2013年税前薪酬合计113.36万元,副董事长、行长张云税前薪酬105.91万元,副行长郭浩达税前薪酬92.96万元,副行长楼文龙税前薪酬92.96万元。

    据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介绍,央企高管的薪酬包括基薪、绩效薪金、中长期激励三个部分,具体的影响还要看如何降。银行高管薪酬中绩效薪酬占的比例较大,如果“降薪”仅降低基本薪酬,对五大行高管影响应该不大,如果包含绩效薪酬的话,确实影响会比较大。

    实际上近年来银行高管薪酬就已出现缩水。2013年,五大行前三名高管薪酬就较2012年下降920.75万元,除了建行略升之外,中行、工行、农行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下降均超过200万元。

    大行喊冤

    公开资料显示,广义的央企包括三大类: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企业,如军工、电信、石油;二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包括烟草、黄金、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三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国有中央企业,属于金融行业,如国有五大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此分类来看,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均不受降薪的影响。

    对于降薪的问题,中信银行昨日也回复《第一财经日报》称,此次央企高管降薪主要针对央企,中信银行是股份制银行,不直接归国资委管,所以并没有见到相关文件。

    然而也有多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国有企业可能均会受到相关政策的波及,“虽然现在还没有接到相关降薪文件,不过明年的薪酬有可能还是会受到影响”。

    某国有大行中层人士告诉记者,在银行业里,国有大行高管的薪酬并不算高,事实上,由于受到严格的薪酬考核及股东分红等因素影响,大行高管薪酬相比股份行甚至城商行普遍偏低。

    面对可能降临的降薪潮,五大行人士频频喊冤不无道理。

    根据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平安银行以7539.54万元的年度薪酬总额居行业首位,其次是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为6543万元、4146.8万元,居行业第二、第三,而五大行的高管年度薪酬总额排名普遍靠后。

    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整理了2013年前10位上市银行高管薪酬排行,基本被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包揽,五大行高管仅一位进榜。其中,平安银行新任行长邵平更是以833.26万元的薪酬夺魁。平安银行四位副行长孙先朗、赵继臣、蔡丽凤、胡跃飞则包揽了第二至五名。

    另外,民生银行的前董事长董文标、行长洪崎、副董事长梁玉堂,分别以530.63万元、500.63万元及462.95万元,排在七八九位。排在第十位的平安银行副行长叶望春,薪酬总额444.44万元。

    五大行中唯一上榜的高管并非五大行的行长、董事长,而是中国银行信贷风险总监詹伟坚,他是中行2007年4月通过全球招聘引进的人才,2013年以574.04万元位居上市银行高管薪酬榜第六位。

    限薪不会一刀切

    “现在人心惶惶,如果真的降薪可能会导致大行不少人才流失。”上述国有大行中层人士认为,本来相对于股份行、城商行,国有大行的高管受到的制约就更多一些,如果进一步降薪,大行对他们的吸引力就更弱了。

    另一个国有大行总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其所在行降薪范围包括总行高层以及分行行长,分行副行长是否会被降薪尚不清楚。不过,已经有不少管理层的同事在讨论下一步的打算,股份行、外资行都可能是下一个去处。

    一位参与新一轮央企薪酬改革方案设计的人士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限薪并不会一刀切。对部分央企负责人限薪只是此次央企薪酬改革方案的一小部分内容,限薪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公益、垄断以及行政任命类的央企负责人,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央企职业经理人仍然要随行就市,实行市场化的薪酬。

    某国有大行战略研究部人士表示,

上一页12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二者的具体区别在哪?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软件包括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两大类。独立软件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附件的软件;软件组件则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部件、附件组成的软件。接下来我们就从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的特征入手,对二者间的区别进行梳理。独立软件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一个或多个医疗用途;2)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预期用

0评论2023-10-19545

血常规检验总是存在干扰怎么办?别慌!这个指标可以判断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到标本采集、性能及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外,同时与血液标本自身的干扰因素相关,诸如脂血、黄疸、溶血等因素。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时候只注意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值异常,而忽略了MCHC这个指标。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规则,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时,需要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

0评论2023-03-18558

医疗器械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医疗器械?根据国务院2000年1月4日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0评论2023-02-09465

医疗器械的常见故障与维护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医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器械,因此,科学、合理的应用医疗器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其给予高度重视。1 、我国医疗器械现状及原因分

0评论2023-02-09460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注意的6大问题
随着全国《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贯彻实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被检查的医疗器械企业超过2万家,而其中被责令整改、罚款、停产、注销生产许可的医疗器械企业远超5千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监管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众多弊端和问题。在例行检查、跟

0评论2023-02-0940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自21世纪起,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同时,人们对品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包括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元。那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哪三方面问题?未来向何方发展?截至目前,就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中国

0评论2023-02-09444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出问题谁负责?
在医疗机构向患者出售药物或者医疗器械时,应视为医疗机构扮演了产品销售者的角色。根据《产品质量法》43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像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当然,应当说明的是,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中,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有关责任的承

0评论2023-02-09395

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

0评论2023-02-09357

如何解决医疗器械销售过程中的难题
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想要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并非易事,还需要专业的销售解决方案,百会在医疗器械行业大发展之际找到商机,致力于为销售企业提供应对销售难题的解决方案,百会对医疗器械在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企业可以正视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业绩的提升。医疗器械销售企业面

0评论2023-02-0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