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互联网化的中国梦

2014-08-04 15:339970

    在这个把人热得头晕脑涨的7月,有一件事让我们变得清醒,那就是“一切似乎都在互联网化”。

    7月22日,一则消息称,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网民手机上网率高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上网率(传统PC上网率80.9%)。这条被互联网广泛传播的消息告诉我们,生活已经互联网化。

    同一天,另一条消息告诉我们,商业也在迅速互联网化。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解读《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时称,只要有一定基础、具备研发能力等条件,互联网企业也可以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曾表示,汽车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高度重视互联网通讯技术和汽车行业的融合应用,实现技术创新。同时也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新,突破目前充电桩建设方面的瓶颈,推动产业发展。

    等待多年,一朝花开。行业大门的突然开启,让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大喜过望。

    尽管全国规模以上的整车制造企业数量超过321家(2012年数据),但汽车制造堪称中国管制最严格的行业之一,也是竞争者进入壁垒最高的行业之一。这个行业不仅有极其稀缺的生产许可牌照,有难以搞定的资质和资格,有摆在明处的资本和环保要求,还有极高的机械制造配套能力要求,营销渠道的壁垒也像铜墙铁壁。

    然而硅谷(注意,是硅谷而不是底特律)制造出来的特斯拉跑车,却颠覆了中国汽车制造商所能认知的大多数规则:它是行业新兵,造车史不足十年;它的管理者是外行,核心管理者更近于IT专业人士;它的主要资本来自于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它抛弃了传统能源,选择电能作为动力;它弃用汽车行业传统的4S店销售渠道,采用互联网直销模式。

    特斯拉的横空出世,还让我们领略到作为一辆小型车的更多的细节创新:纯电动跑车的定位,极简化的设计,提速快,充电时间短、续航里程长,在停车场设充电桩,控制系统使用便捷,随时随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乐趣……

    用“苹果理念”设计的特斯拉汽车,在每个体验点上都做到了极致。它超强的实用性、极致的细节以及独辟蹊径的营销方式,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汽车业互联网化的新思维。很多人在看过特斯拉后,会有这样的自问:中国发展汽车工业,到底是用信息化升级改造传统的汽车制造业,还是用互联网思维去重新定义汽车业?

    从老百姓的愿望出发,所谓中国梦,首先就是住房梦、汽车梦。与汽车业相比,互联网介入房地产业的时间比汽车业要早,介入产业链条比汽车业要宽。尤其是在销售和数据环节,以易居中国为代表的房地产电商,早在几年前就把房屋销售的主战场互联网化,把房地产整个行业的判断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

    截止目前,谷歌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路测多年,百度、苹果、微软、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都发展了汽车电子或车联网业务,虽然还没有一家企业明确造车,但互联网企业与车企的观点交锋一直很激烈,更有互联网企业觉得汽车行业早已落伍,急需颠覆。

    与此同时,一些来自于互联网业的大资金,早已深度介入房地产业,有些还成为房地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比如盛大、联想、方正、腾讯、搜狐、百度等。

    尽管很多专家认为汽车业的相对封闭性、多重壁垒和房地产业雄厚的资本、超长的产业链,令互联网短期颠覆这两个产业有相当大的难度,但上述事实已经表明,“中国梦”正在互联网化;而随着中国互联网业的迅速崛起,互联网企业所具备的两个最为核心的优势——第一不差钱、第二爱创新,恰恰是互联网企业这个“外行”补足短板,迅速突破传统行业壁垒和发展瓶颈的利器。

    事实上,近年来互联网企业“跨界”到传统领域发展,已经不是新闻。家电、手机、超市、快递、银行、金融等领域,到处都能看到互联网企业的身影。如今,在汽车和住宅这两个难以轻易攻入的传统领域,人们明显感觉到互联网呼啸而至带来的挑战。就连一向强悍、沉稳的任志强,近日也被“做互联网的臭小子”刺激到:“以前还觉得自己是车轮上的油,现在发现已经是车轮上的泥,要被淘汰了。”

    刺激任大炮的一番话出自安居客的CEO梁伟平,其公开的逻辑是:房地产已经到了另一个阶段,从开发商和政府强势,转化到用户强势;从“有房子”,到“有更好的房子”;房屋也是产品,要让用户尖叫;在营销上,要和用户互动,让用户更早期参与成为粉丝;要为用户提供终生全面的服务,房屋产品和服务也要快速迭代。

    可以预见,大数据将使“按用户需求造房”成为可能。互联网化的房地产,其产业链可实现标准化和电商化,这其中包括设计、材料、装修、电路管道、园艺、文化、零售和消费等多个环节;房屋施工也将实现标准化、工业化,甚至可3D打印;互联网甚至可以降低房产销售的风险,推动陈旧资产的盘活,创新房地产盈利的模式。

    一切都在互联网化,房地产不会例外。现在,用互联网思维去重新审视房地产业,我们就有机会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做房地产业的特斯拉。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现任《乐居周刊》总主笔,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报》特…

责任编辑:张娣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二者的具体区别在哪?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软件包括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两大类。独立软件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附件的软件;软件组件则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部件、附件组成的软件。接下来我们就从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的特征入手,对二者间的区别进行梳理。独立软件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一个或多个医疗用途;2)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预期用

0评论2023-10-19545

血常规检验总是存在干扰怎么办?别慌!这个指标可以判断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到标本采集、性能及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外,同时与血液标本自身的干扰因素相关,诸如脂血、黄疸、溶血等因素。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时候只注意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值异常,而忽略了MCHC这个指标。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规则,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时,需要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

0评论2023-03-18558

医疗器械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医疗器械?根据国务院2000年1月4日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0评论2023-02-09465

医疗器械的常见故障与维护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医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器械,因此,科学、合理的应用医疗器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其给予高度重视。1 、我国医疗器械现状及原因分

0评论2023-02-09460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注意的6大问题
随着全国《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贯彻实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被检查的医疗器械企业超过2万家,而其中被责令整改、罚款、停产、注销生产许可的医疗器械企业远超5千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监管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众多弊端和问题。在例行检查、跟

0评论2023-02-0940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自21世纪起,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同时,人们对品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包括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元。那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哪三方面问题?未来向何方发展?截至目前,就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中国

0评论2023-02-09444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出问题谁负责?
在医疗机构向患者出售药物或者医疗器械时,应视为医疗机构扮演了产品销售者的角色。根据《产品质量法》43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像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当然,应当说明的是,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中,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有关责任的承

0评论2023-02-09395

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

0评论2023-02-09357

如何解决医疗器械销售过程中的难题
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想要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并非易事,还需要专业的销售解决方案,百会在医疗器械行业大发展之际找到商机,致力于为销售企业提供应对销售难题的解决方案,百会对医疗器械在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企业可以正视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业绩的提升。医疗器械销售企业面

0评论2023-02-0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