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魏则西之死背后的医疗市场化:曾可200元买行医执照

2016-06-11 20:486840

这个五一节,一个名叫魏则西的年轻人的死亡,将大名鼎鼎的百度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又是百度医疗搜索的“竞价排名”,这个依靠金钱和谎言堆砌的虚假信息又一次坑害了一个无辜的生命。因为听信了百度搜索中关于“滑膜肉瘤”的广告信息,魏则西在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尝试了一种号称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在花费了20多万医疗费后,才得知这个疗法在美国早已宣布无效被停止临床。这期间,肿瘤已经扩散至肺部,魏则西终告不治。

在被欺骗的绝望中,魏则西把经历写在了一个网络提问的回帖中。而这个问题是: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

资本

在今天被朋友圈刷屏的信息中,对百度的讨伐,以及由此牵扯出来的中国私营医疗莆田系的资本与利益黑幕,占据了主流。

作为在中国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是绝大多数中国网民搜索资讯的入口。但也正是这个看似开放而广阔的知识入口,却被资本卡住了喉咙。信息泛滥,导致能挤到用户眼前的资讯更加“金贵”,这种激烈的信息竞争催生了“竞价排名”的广告模式。金钱衡量一切的原则,在这种广告模式中得到了最赤裸裸的实践。

在金钱眼中,无谓善恶,无谓真假。

据公开报道,百度2013年的广告总量是260亿元,莆田的民营亿元在百度上就做了120亿元的广告,他们的广告投入的60%都给了搜索引擎。有医院在搜索引擎上的推广费用就占到营业额的70%、80%,甚至有医院一年收入1.2亿元,其中1亿元就投给了搜索引擎。

加上同样卖身给资本的百度贴吧,百度和资本悄声无息地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蜘蛛网,在谎言和欺骗中,完成了对普通百姓最无情的围猎。而这其中,因为走投无路,很多人把身家性命都赌在了这一个小小的搜索窗口中。

百度,有毒!

魏则西之死背后的医疗市场化:曾可200元买行医执照

攫利

但反过头来说,作为一个技术公司,百度的毒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竞价排名”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评判标准,在不少市场经济体中也同样得到很多应用。只不过,在中国,这种“只认钱不认人”的方式,没了法律边界和道德底线,才让资本这头猛兽到处噬人。

在百度“竞价排名”的身后,站着资产雄厚的民营医疗资本,其中就有占据大半壁江山的莆田系。而盘点历史,莆田系在医疗领域的每一次攻城略地,又都同政府的医疗改革环环相扣。

三十多年来,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总是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尴尬境地,而市场就像一条活泥鳅一样,总是抓不住它的脾性。

建国后的三十年间,中国初步建立起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公共医疗体系,虽然物质生活不富裕,但是基本每个农村都有一个赤脚医生,城里的大大小小单位都有一个卫生所。不过,文革后,这套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被改革大潮冲垮。

农村的合作医疗体制迅速衰弱,合作医疗覆盖面从1976年的92.8%降至1982年的52.8%,1983年人民公社正式解散后,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出现“雪崩”,覆盖面骤然降至11%,到了1989年,这个数字降到了4.8%。除了一些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合作医疗体制得以继续保留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重新陷入自费医疗的境地。

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医疗也陷入“市场化”的迷思。当时的主导思想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医院开始试点“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对医院实行“定额补助,经济核算”,政府开始大幅推出城镇医疗卫生领域。这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到,1978年以前,公立医院超过50%的收入来自政府预算,上世纪80年代后,医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运营权,但来自政府的补贴也越来越少。1980年,政府补贴占医院收入的比重为30%,1985年降到27%,1987年降到19%,到90年代末,这个百分比降到了6%。

市场化改革对僵化的公共医疗服务体制的冲击是巨大的。

魏则西之死背后的医疗市场化:曾可200元买行医执照

而与此同时,第一批莆田人开始背着医药包,游走于中国的大街小巷,填补了农村中迅速萎缩的赤脚医生的缺。这就是所谓的游医。这其中有懂医术的,更多的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

资本的原始积累从电线杆头密密麻麻的小广告开始了。

到了90年代,同很多国企一样,不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公立医院开始陷入财务危机,尤其以极度依赖国家输血的一二级医院及消防、武警医院为主。所以,有人尝试把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复制到医院经营中,开始科室承包。这给走街串巷的莆田游医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很多人通过贿赂,开始摇身一变,进入正规的医院门下。据说,当时往往只需600-1000元,就能顺利拿下院长。对比体制内寒酸的工资,这笔巨款的诱惑无疑难以抵制。

难以抵制的同样还有行医执照,当地卫生部门开具,市场价,200元。

就这样,把体制内整个单位的营收压力转移到一个承包制的科室身上,中国的公共服务开始了危险的市场化尝试。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某某军队医院、武警医院、消防医院等官方名头下,一些科室已经开始私有化,而这坑蒙拐骗的一锤子买卖中,侵蚀的恰恰是官方的社会信誉。

魏则西之死背后的医疗市场化:曾可200元买行医执照

2000年,卫生主管部门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先后发布两条规定:一是禁止非营利性医院中私人承包科室;二是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公立医院的市场化改革,拉大大幕。

但明显,第一条的规定并没有解决非营利性医院的财源问题,私人承包科室依然变相存在。因为政府在医疗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逐年下降。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预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36%,1990年,下降到25%,2000年,下降到14.9%。这一时期的医疗改革依然是市场化为导向,减少政府与社会的责任,加重医院与个人的承担,以便让市场能更有效调配医疗资源。

而第二条规定则给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医疗资本进军医疗行业开了绿灯。这一方面是很多公立医院被资本收买改制成私营,另一方面则是各色私营医院遍地开花。在这期间,莆田系完成了对全国大量医院的并购,并借着这些医院的旗号和名声,完成了资本洗白的第一步。莆田医疗开始了产业化道路。

而这个产业化的进程,就是大家熟悉的套路:花高价钱或者从公立医院挖人,或者凭空包装某某名医,互联网不发达前,到处攻陷各类电视台广播台,满脑子的男科、妇科、肝病、性病,恨不得全国人民都得前列腺炎,互联网普及后,和百度之类的搜索公司合作搞“竞价排名”,像病毒一样占据电脑屏幕。最近几年又开始搞整容、塑形。这些高昂的宣传费用,自然需要消费者来埋单。

有人举了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例子,幕后老板就是莆田三大派系之一的林系。据说2007年成立,在挑选院长时,资方开出了100万的年薪,还有提成。但给的KPI考核目标是,第一年手术量500例,第二年1000例,第三年2000例。而当时上海地区心胸外科的老大中山医院,在5年后的2012年,心脏手术量也不过2000台。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但政府监管的缺位无疑进一步助长了资本的贪婪。

初衷

这些年,随着政府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回归,不断偿还前些年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欠债,此前无序的医疗领域的竞争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市场化前面临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是医疗资源的不公平问题。想彻底甩包袱给市场,让市场调节医疗资源,被证明是失败的,带来的恰恰是更大的不公。而完全回归到政府的大包大揽,也不会是一条活路。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分层级化,政府兜底,市场竞争,依然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只不过在这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资格的审查、违规的惩罚一定要到位。

这次魏则西事件之所以激起如此大的民愤,除了对无良公司和攫利资本的谴责,我们还应该督促政府对相关责任方再不能姑息养奸,该处罚的处罚,该整改的整改,还网络和市场一个清朗的空间。

再深一步说,在三十年的改革历程中,中国始终在尝试驯服权力和资本这两头猛兽。对于权力不受限制的危害,舆论界讨论的很多,我们都清楚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让权力不再任性。但是对于资本,同样也存在驯服的问题。只不过在完全利益主义的价值导向中,我们往往会忘记这一毒害。资本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同时,资本也同样在中国上演着血淋淋的原始积累,不断侵蚀我们的道德、权益,甚至执政基础。按理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的反思是最彻底,也最警惕的,但可惜,对资本的依赖会卸下我们对这个猛兽的防备。

几天前,习总回到安徽小岗村,重温改革原点精神。其实,我们也同样需要回顾改革的初衷。既然叫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全民的共同利益,不能喂饱了权力和资本,饿瘦了人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二者的具体区别在哪?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软件包括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两大类。独立软件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附件的软件;软件组件则是指作为医疗器械或其部件、附件组成的软件。接下来我们就从独立软件和软件组件的特征入手,对二者间的区别进行梳理。独立软件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一个或多个医疗用途;2)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预期用

0评论2023-10-19545

血常规检验总是存在干扰怎么办?别慌!这个指标可以判断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到标本采集、性能及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外,同时与血液标本自身的干扰因素相关,诸如脂血、黄疸、溶血等因素。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时候只注意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值异常,而忽略了MCHC这个指标。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规则,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时,需要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

0评论2023-03-18558

医疗器械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医疗器械?根据国务院2000年1月4日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0评论2023-02-09465

医疗器械的常见故障与维护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医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器械,因此,科学、合理的应用医疗器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其给予高度重视。1 、我国医疗器械现状及原因分

0评论2023-02-09460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注意的6大问题
随着全国《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贯彻实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被检查的医疗器械企业超过2万家,而其中被责令整改、罚款、停产、注销生产许可的医疗器械企业远超5千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监管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众多弊端和问题。在例行检查、跟

0评论2023-02-0940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自21世纪起,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同时,人们对品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包括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元。那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哪三方面问题?未来向何方发展?截至目前,就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中国

0评论2023-02-09444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出问题谁负责?
在医疗机构向患者出售药物或者医疗器械时,应视为医疗机构扮演了产品销售者的角色。根据《产品质量法》43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像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当然,应当说明的是,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中,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有关责任的承

0评论2023-02-09395

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

0评论2023-02-09357

如何解决医疗器械销售过程中的难题
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想要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并非易事,还需要专业的销售解决方案,百会在医疗器械行业大发展之际找到商机,致力于为销售企业提供应对销售难题的解决方案,百会对医疗器械在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企业可以正视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业绩的提升。医疗器械销售企业面

0评论2023-02-0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