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外资巨头抢滩中国奶源地 新希望警示10年不赚钱

2014-10-14 07:09740

    2014年注定是中国乳业大变革的一年,中国的牧场突然成为各路资本热捧之地。

    8月27日,全球最大乳品加工出口企业、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宣布和内资婴童食品企业贝因美全面合作,除成立合资公司外,双方还携手在中国共同投资建设牧场。

    而在此前的7月11日,恒天然和美国企业雅培忽然联手宣布,将投资18亿元在内地建设包括5家牧场的奶牛养殖基地。

    5月,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宣布与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借助辉山乳业的牧场资源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

    除外资乳企外,外资投行也不甘寂寞。

    2014年7月2日,新加坡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表示,该公司与区域私募基金泰山投资组成的财团将共同向定位于中国高品质奶源市场的华夏畜牧公司注资1.06亿美元。

    而于今年7月在香港完成IPO的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的股东中,也出现了路易达孚、三井住友银行、HorleyInvestments等外国资本的身影。

    一时间,一部现实版的《牧场风云》拉开了大幕。

    外资抢滩奶源地

    在中国乳业江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得奶源者得天下。”

    来自中国乳业协会的数字表明,中国原奶(乳制品的主要原料)缺口巨大,奶源建设需求非常迫切。2012年我国原奶需求总量达4359.6万吨,而供给量仅为4000万吨,供需缺口达359.6万吨。

    显然,恒天然对此理解得非常充分。

    恒天然公关部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公司将通过两种方式来满足这种需求。首先,就是通过在本地开发可持续的奶源基地,提供高品质乳制品;其次,通过恒天然的供应链继续向中国进口高品质的乳制品。

    早在2012年,时任恒天然中国区和印度区总裁的魏柯文就对媒体公开表示,恒天然计划于2020年前在中国建设30个自有牧场,完成在中国的乳业供应链整合。

    和它嗅觉同样灵敏的还有雀巢。

    早在2012年,雀巢就已开始布局上游奶源板块,公布未来5年内投资25亿元在中国黑龙江省双城市建设奶源基地。2014年4月,雀巢又与上海牛奶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在黑龙江建设优质婴幼儿奶粉奶源基地,投资额达数十亿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

    “乳业主要分为三大块,一个是乳业市场,一个是乳制品加工,再一个是奶源。”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乳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竞争,在乳业市场上已经形成两大格局:奶粉长期被外资品牌主导,美赞臣、达能、雀巢等外资品牌已经几乎占据了中国的奶粉市场;液态奶市场基本是由本土品牌占主导,外资无法与本土品牌抗衡。第二块乳制品加工领域前几年一直保持高增长,国内企业有一定优势。

    “建立一体化的乳品业务是恒天然在华发展战略,奶牛养殖基地的建设是该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恒天然方面如是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在国外,以经营牧场概念上市的企业很少,但是中国市场是个特例,国际资本涌入一方面是想完成追逐财富的梦想;其次,目前国内养殖业准入成本低,再加上中国目前原奶供应需求逐年上升,当然成为外资蜂拥而至的掘金之地。”乳业营销专家、北京普天盛道董事长雷永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王丁棉则认为在奶源领域,目前外资乳企的渗透虽然还没有形成气候,但长此以往对本土乳业的冲击会越来越大,“当外资在上游占领优势进而影响到下游乳制品加工以及液态奶市场,到时候,乳业上下游均被外资掌控的情况下,中国乳业的定价权也将旁落,本土企业再想崛起就困难了。”王丁棉说。

    经营牧场要做好10年不赚钱的准备

    “业内人都明白得奶源者得天下的道理,但是经营牧场则是一件长期工程,新希望用了10年才有赢利。”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

    自2002年,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宣布进军乳业,以资本优势迅速整合了11家城市型乳企组建新希望乳业的“联合舰队”以来,地处西南的新希望乳业集团一直希望利用区位优势,在乳业江湖取得一席之地。

    但是在彼时伊利、蒙牛、光明等已经在终端完成全线布局的形势下,新希望只能选择利用自身拥有牧场优势、以自家牧场提供巴氏奶(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赢得消费者的战略。

    “我们当时选择从上游入手,打造全产业链,但值得注意的是,牧场从拿到生产许可到经营、管理都是一件耗时耗力的辛苦活儿。”席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首先,由于自然条件的局限,中国传统的适合农牧业的区域十分有限,以前全部集中在所谓三北地区,如东北、华北、西北等传统农业大省。“牧场的天然条件需要大量土地资源,比如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有利于区隔,不利于疫病传播。而类似于像江浙这样的经济强省,畜牧养殖用地问题很难解决,比如浙江这样农村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基本上都不欢迎养殖业。畜牧业的贡献不如其他行业大,还会带来污染和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因此这些地区很难开展牧场建设。”席刚说。

    其次,污染处理问题对牧场来说管理难度最大。“奶牛养殖是一个高排污的产业,平均一头奶牛一天排粪污50公斤左右,一个万头(奶牛)牧场一天粪污的排放量能达到600吨,一年排泄物就有20多万吨。一头牛一年所产生的粪污需要10亩地来消化。在大部分是耕地的农业地区,完成20万吨污物降解非常困难。”席刚表示,之前有很多企业投资兴建万头牧场,但是从结果来看很难对污染物妥善处理,“万头牧场是个很有挑战的事情,我们目前已经不追求单体牧场的规模效应,在每个地域由3~5个单体规模3000~5000头的中型乡村牧场组成聚落式的牧场带,这样一种新模式。”

    此外,防疫安全也是管理难点。记者在四川采访发现,企业每年都需要在动物防疫上花费巨资,由于数千头奶牛集中饲养,容易滋生疫病,特别是大规模圈养,牛身上的味道就不说了,光是牛放屁排出的二氧化碳,都会给空气带来很大的污染,甚至造成温室效应。

    奶源之争,耐力之争

    “外来资本的进入,其先进的技术会加快牧场建设的快速发展,提升原奶质量,促使中国乳品行业升级发展,但作为中国乳企必须自控奶源,我们采取的是自有牧场+合作牧场+家庭牧场三位一体的方式。

上一页12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药监局:5款IVD产品被注销!
3月13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注销免疫层析分析仪等5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公告》。全文如下。国.家药监局关于注销免疫层析分析仪等5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公告(2023年第26号)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根据企业申请,现注销积水医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5个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一、 免

0评论2023-03-18499

全国人大代表:健全二手医疗器械流通市场保障体系
来源:经济观察网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于旭波提交了四份建议,其中一份关于逐步健全已使用医疗器械流通市场保障体系。在2023年两会建议的起草过程中,于旭波便已经围绕医疗业务,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展开调研。他发现,随着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深入推行,各级医疗机构对医疗

0评论2023-03-18478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京召开
2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届分类技术委员会工作,审议了新修订的《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工作规则》,研讨了第二届分类技术委员会工作思路。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分类管理是医疗器械科学监管的基础、核心和关键,是

0评论2023-03-17474

国家医保局: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3月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按照 “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通知要求,按照 “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做好脊柱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执行,参照人工关节置换手

0评论2023-03-11469

国家七部门:今年起,医疗器械产业全面升级
2023年,ChatGPT一炮而红,人工智能渐入崛起期。智能化不再只是锦上添花的噱头,在各行业穿越低谷期之时,医疗器械产业也正在插上智能化的翅膀,蓄势起飞。01医疗设备智能化,全面升级2月23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

0评论2023-03-10462

《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发布!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标准
2023年2月21日,国家标准委官网发布《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样品重点立项领域,对申报要求和材料做了具体要求,其中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标准,值得重点关注。官网通知全文链接如下,感兴趣的读者可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打开:http://www.sac.gov.cn/xw/sy

0评论2023-03-10477

第十三届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会议在福州召开
3月2日,由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会议(CIMDR)在福州市开幕。福建省副省长常斌致欢迎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徐景和指出,国家药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

0评论2023-03-03418

财政部616亿提前下达!67万基层医院启动新一轮设备采购潮!
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0评论2023-03-03396

7个医疗器械主动召回,涉迈柯唯、雅培、美敦力等,中国境内不受影响
1月31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7条医疗器械产品召回公告,包括麻醉机、自动缝合器线匣、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试剂盒、植入式脑部神经刺激器、导引鞘管、医用物理升温仪,涉及迈柯唯、雅培、美敦力、柯惠等公司。不过,这些医疗器械均在境外召回,中国产品不受影响或未进入国内。迈柯唯3款迈柯唯(上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报告,

0评论2023-02-11406